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望明月思故园,杜甫落泪,苏轼飘然若仙,辛弃疾想亲手砍伐桂树名句

中秋佳节又称月夕或团圆节,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最早叫仲秋。最早出现在《周礼》,之后被文人士大夫效仿并传入民间。中秋之夜,他们呼朋唤友,美食美酒,对月抒怀,舞文弄墨,好不雅致。

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到明清时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月圆象征团圆,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中秋赏月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

大才子杜甫、苏轼、辛弃疾都曾写过关于月亮的诗词,因为创作背景不同,抒发的感怀完全不一样。

杜甫有《对月》诗:

《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安史之乱前,杜甫把一家老小安置在麟州,所有生活重担压在妻子一人身上,他独自返回在长安。安史之乱中,杜甫被俘,被困长安,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个时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本应在颔联和颈联对仗,但是杜甫在首联就用对仗的格式。而颔联没有用,这就是“偷春格”。这样的谋篇打破常规,令人耳目一新。

家人在麟州,自己被困,无以为家,所以说“无家”,因为无家,所以有泪。独自赏月,泪光闪闪,满心思念涌上心头。

颔联说如果砍去月亮上的桂花树,月亮的光辉就会更多。

颈联中“仳离”是分离之意。“颦”是蹙眉之意。“青蛾”指妻子。意思是我和家人分隔两地,月亮还那么光芒万丈,妻子此时一定皱着眉头,也在望月伤心。

尾联说牛郎织女也隔着银河,分居两地,见一次面还要过一次河。

杜甫心怀一下,以《对月》深沉表达忧国之思,如泣如诉。

杜甫与妻子杨氏婚后非常恩爱,他在很多诗词作品中都写到了妻子。例如这段时期写的《月夜》中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写出了对妻子深沉的思念。

杜甫自幼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安史之乱后,举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国家深重的苦难,体会到了为了民间百姓疾苦,有了更加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所以才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伟大的作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几乎家喻户晓。这首词创作于熙宁九年,即1076年。苏轼曾在熙宁四年的秋天离开京都汴梁到杭州任通判。熙宁九年的秋天离开杭州赴密州上任。

写作这首词的时候,辗转在外已经有五年之久。他的很多政治革新的主张不被采纳,政治理想没有实现。加上他的弟弟自由。当时在齐州赴任,兄弟二人五年没有见面,所以写了这首赏月抒怀的词,寄给弟弟子由,表达思念之情。

上片由赏月引发奇思遐想。借一杯酒,来到天上。月宫高处严寒难耐,作为凡人不能适应。最终还要回到尘世,定位于人间。据说宋神宗读到“高处不胜寒”一句,认为苏轼“终是爱君”。

下片写月出之后月影的移动。由一句“何事长向别时圆”展开议论。人不能常相聚,月也不能天天圆,自古皆是如此。作者以词排解心情,抒发感慨。

月圆月缺是人类难以改变的。所以最后发表了祝福感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弟弟子由平安幸福安康。这些诗情画意的用词造句,凭借苏轼赋予哲理的语言渗透出了他浪漫主义的豪情,飘逸潇洒,飞扬情志,苏词之风中的清逸脱尘,旷达豪放破空而来。

清代陈世昆认为苏词:“落笔高超,飘飘有凌云之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认为“格高千古。”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吕叔潜:作者辛弃疾的好友,名大虬,婺州人。尚书右丞吕好问的孙子,著名学者吕祖谦的从叔父。作者南归后,吕叔潜寓居镇江,二人有过交集。

上片借神话故事表达自己的理想。明月姣姣,溢彩流光,就像磨的特别光滑飞镜,银色的月光洒遍人间,月光如缕缕白发。词人举酒问嫦娥,为何人间有如此多的忧愁,让人白发如雪?

这其实在说自己仕途不顺,虽然心怀抗金救国的使命,但朝廷软弱,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下片写自己的抱负。他要在这个月夜,乘长风去月亮上去,勇敢的砍掉月树,让月亮更加光辉彻照。这和杜甫“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的理想如出一辙。

文人雅士之间,以诗词互相唱和是常事,只要不过多涉及时政,多一些风花雪月,少一些时局议论,礼貌周到就好。

毕竟对于世态之局,观点未必相同,如果过于直抒胸臆,很可能成为对方构陷的把柄。比如孟浩然与友人小聚,把盏之际,写了首诗,诗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刚写完,皇帝来了,读完诗气呼呼拂袖而去,孟浩然从此再没机会与宦途结缘。

然而辛弃疾生性疏狂耿直,词品如人品,他的诗词大抵就是心里想什么就写出来,丝毫不会遮遮掩掩。这首《太常引》,是他在建康时,一个中秋之夜,和好友吕叔潜邀约赏月,借着酒兴,一吐心曲。

辛弃疾借月光的流白来映衬人间的忧愁,词风奇诡并浑然天成。

面对国破人亡,辛弃疾希望自己做吴刚,日夜不停砍伐桂树,但是桂树砍了又愈合,再砍再愈合,永远砍不倒。这里面的桂树,不是外敌,暗指南宋朝廷苟且偏安。辛弃疾即便宁折不弯,百折不挠的精神,凭他一己之力,也难于上天。

辛弃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他心怀天下,义之所在,也是坚决主张抗金卫国的政治立场,结尾一句“清光更多”,用一个“仄”声字“更”,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形成一个振荡人心的结尾。

然而,这“清光更多”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一身肝胆的辛弃疾大呼三声“杀贼”就故去了。

明月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团圆之意。愿每一个中秋,圆月朗照,家国安康。愿每一个人心中有明月,眼中有山水,愿中秋夜,花好月圆。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html/7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