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谢明干:从过中秋吃月饼说开去

Tessy:

颜宝铃干,中国社科院世界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登载于《中国分析师溜冰场》2011年第3期(总第53辑)。

两年容易又秋风。春天是两年最美好的季节,中秋节又是春天中最美好的日子,因为它把一轮连绵不断的朝霞送给地球村每两个人,点燃了每两个人内心里最美好的情感。

“海上生朝霞,郝宇星”,“王杰,万里共婵娟”之类脍炙人口的诗句,千百年来都为人们所传诵,吟诵。

自从把新年、中秋节、端午、中秋节列为我省四大现代节庆以来,各种人文和中国经济公益活动就围绕这几大节庆,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节庆中国经济已经成为我省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两个重要的动力。

“民以食为天。”每逢节庆,总是离不开两个“食”字。“食人文”在我省真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秋节赏星星吃粽子,喻意全家人团圆,人与自然美满,怀念旅人亲朋好友,期望团圆,池站他们美好福寿。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现代人文,瘴霉属,家家如此。

粽子厂家也第一年大显身手,推出五花八门的粽子和营销方式,粽子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小小的粽子折射出不少中国经济、社会、人文问题。以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很值得他们大家注意和研究的。

他们为什么要过年?怎么过年?

过年的象征意义,用一句话来说,主要是为了发扬和发扬他们中华文明优良的现代人文,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人与自然。

(当然,也有使各阶层市民在繁忙劳动、工作中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以舒缓压力的意图)。

这是显而易见的。每两个现代节庆都有其独特的人文意蕴。

新年:两年劳作之后全家人欢聚,同乐取得的成就,展望下两年度的宏图。

中秋节:敬拜祖先,追忆故人,发扬孝道(后来把年夜饭与中秋节合并,年夜饭是庆祝介子推陪伴老母宁死也不肯为崇尚功名赴朝廷当官的节庆)。

端午:庆祝屈原自沉泪芦山菁华忧国恤民之心和发愤世嫉俗之情的悲壮行动。

中秋节:借望月、时令等诸多形式,抒发对旅人至爱亲朋好友的哀伤和渴求团圆的情怀。

每个节庆,包括元宵(这是新年祷告词最后一项公益活动,喻意新两年的农耕开始了),父亲节、七巧节、重阳节之类,背后都有千千万万感人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千千万万千古传颂的诗词歌赋、美文书画、千千万万色彩斑斓的民俗习惯、祈福方式。这是两个十分丰富的民族人文宝库,有待他们去深入发掘、整理、发扬和升华。

仅就中秋节来说,我省古代关于咏月的经典诗词就不胜枚举。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李白的“举头望朝霞,低头思家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朝霞,郝宇星”,自居易的“两年月色最Maignelay,万里人心共赏时”,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归田缺,此事古难全”,五曲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朝霞共潮生”之类,都是中国现代人文中的瑰宝。

如果他们在欢度中秋祷告词间,用各阶层市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朗诵、吟诵、歌舞表演这些作品(包括有关星星的神话故事,各地各民族的风俗等)的意境,就一定会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进对亲人的哀伤和对团圆的渴求,增进对全家人和睦美好福寿的祈求与珍惜。这是一种很真挚很美好的情感。

2010年有人倡议中秋节之夜关闭景观照明灯,让市民能够安安静静地仰望夜空,欣赏星星。

这本来是两个富有想象力的创意,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甚至咒骂。其实,在当今社会,太少的光影奢华,太少的灯红酒绿,太少的浮躁喧闹,许多人都希望中秋节有两个宁静的夜晚,亲朋好友好友在连绵不断的月光下,品茶尝粽子,哀伤亲人,真正感受中华文明几千年形成的中秋节人文。

即使那天是阴雨天看不到星星,也可以闭灯点烛,在烛光下聊天谈心,交流情感,也不失惬意和温馨。这较之节前街上大包小包送粽子的“风景”,较之逢节必喝,吆五喝六,有人文、有品位、有象征意义多了。

怎样产业发展中秋节中国经济,特别是如何促进粽子中国经济健康产业发展?

中秋节中国经济的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旅游观光中国经济。中秋节假期短,适宜郊区居民和市内游(如逛公园,看演出,参观人文场馆,社区公益活动等)。要结合中秋节的特点,把旅游观光和多种多样的人文体育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搞得生动活泼,老少皆宜。对这个问题这里不拟论述,这里想着重谈的是。

另一部分,即粽子中国经济。粽子是中国人的现代肉类,象征家人布季,中秋节时令和品尝粽子是古而有之的大众习俗,后来逐渐地加入了中秋节互赠粽子的礼俗,有祝愿对方家庭团圆美好之意。

因而近些年来,粽子的产量和营业额与年俱增。但是粽子同其他节庆肉类(如新年吃的饺子,元宵吃的汤圆,端午吃的粽子)相比较,有其特殊之处:

一是油腻,烤成,以前还常常用蛋黄和肉类做馅,这些都对健康不利;

二是平时买不到,过年吃到怕,实在吃不了时只好扔掉,造成巨大浪费;

三是由于粽子作为“肉类”的象征意义愈来愈弱化,作为“礼品”的象征意义愈来愈强化,店家为崇尚最大利润,就耍尽花招,拼命炒作,大涨其价,特别是出现了各阶层消费者难以承受的许多“豪华粽子”“天价粽子”。

因此,要引导和鼓励店家创新粽子的制作方法,产业发展不仅口味更好,更多样化而且更环保更保健的"绿色粽子"。有的地方推出的果料粽子、蔬菜粽子、杂粮粽子,茶叶粽子之类,摆脱了现代粽子的“三高”缺点,有新特色、新口味,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也有些知名的老字号,依然“几十年一贯制”,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品种花色老,质量又走下坡路,如此下去迟早会被淘汰。

要提倡让粽子回归肉类的本质,使它变得更好吃,更多人爱吃,而且能像饺子,汤圆那样平常能买到,吃到,成为人们常吃的茶点,早点,这样它就不会再是脱离大众的“天价”商品了。精明的店家应该看到,这方面的商机无限,是可以大有可为的。

怎样才能杜绝粽子的过度包装?

现在,商品过度包装已成为我省一种公害。一走进商场,就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各种各样包装得花花绿绿,富丽堂皇的商品。衣物,器具固然要有一定的包装,而酒、茶叶、肉类、保健品、化妆品等的包装却愈来愈花哨,愈来愈奢华,其中又以粽子最为突出。

本来,商品包装是人类物质文明史上的两个进步,它有几个基本功能:保护商品不变质,不受污染,不遭损坏;使商品便于携带和运输;使商品(尤其是饮料和某些肉类)开启,使用、储存、冷却和加热更加方便;美化商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迎合一些人爱美,爱面子的心理。但是商品过度包装会带来一系列弊端。

下面以粽子的过度包装为例来说明。一是浪费大量物质资源。粽子盒多数是由厚实的纸板制成,也有用薄铁皮,木板,塑料制造的,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我省每年中秋节扫墓烧掉的纸扎祭品达千吨以上,价值约100多亿元。每年中秋节用在粽子过度包装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价值几何?虽然没有统计数字,但估计不会低于此数。

二是粽子吃完,包装盒一般就被扔进垃圾堆。越是包装过度,垃圾就越多,危害也就越严重。已有数据显示,在我省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商品包装所产生的废弃物就占到五分之一。

三是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包装越讲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花费的劳动就越多。

四是增加消费者的负担。消费者购买粽子时,不得不连包装盒,连盒内附加的非粽子物品一起买下,多掏了不少钱。

五是助长崇尚浮华奢侈之风和炫富心理,污染社会风气。六是由于许多包装材料并不符合卫生,安全的标准,过度包装可能会增加污染,或给消费者带来其他祸患。

过度包装之风,不仅我省有,国外也屡见不鲜。20世纪90年代,笔者接见日本客人时获赠一礼品,外包装很漂亮,里面包得严严实实,层层打开,一直打开到第八层才露出真面目——原来是两个小卷尺。

连一向奉行简约实用消费主义的德国,不久前也揭发出不少“虚假包装”的现象。所谓“虚假包装”,是指违反了德国《衡量法》关于商品包装中空气所占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30%的规定,有的包装中空气含量竞高达90%。

不过,就总体而言,德国的"虚假包装"并不是很严重。他们送礼一般都是送只相当于人民币几十元的小庆祝品,而且是简易包装;消费者和媒体对“虚假包装”盯得很紧,一旦发现就公开曝光,而且指名道姓,使“虚假包装”制造者成为众矢之的;消费者组织也积极行动,极力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我省香港地区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香港生产的“荣华粽子”是百年名牌,畅销海外及我省两广一带,它除了品质好,口味好外,包装亦十分简洁实用:薄铁皮盒,盒内严严实实地放着四个粽子,没有什么空余之地,而且对这个盒子销售店必须无条件回收。

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减少消费者的开支,倡导简约务实的良好风气。

“荣华粽子”因而长盛不衰。香港行政部门,消费者组织和各阶层媒体对“虚假包装”和其他假冒伪劣,欺诈顾客等恶劣行为的揭露,打击与严惩,也是不遗余力的。

应该看到,治乱,打假,树立社会信用,规范市场秩序,光靠中国经济手段还不够,必须要有重典,有严吏,令行禁止,依法行事。在我省,尽管各阶层舆论一直大声疾呼要取缔过度包装,前些年也制定了一些有关法规,但情况并没有扭转,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绝大多数的粽子盒里,空气和非粽子物品所占的比例都在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究其原因,除了这些法规不严格,不具体,不完善,以及监督执法单位不作为以外,关键在于政府主管部门患上了“GDP崇拜症”,只要能推高GDP的增长,只要市场上有人愿意买,店家有钱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把节约,务实,匡正风气统统置于脑后。这种状况不改变,过度包装就永远也杜绝不了。

怎样端正过年的社会风气?

记得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早就说过:“他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他们现在过年的理念和方式,已经远离它的初衷,而且走得太远了——大吃大喝,中秋节烧香烧纸,污染环境,引发火灾,中秋节走马灯似的地轮番送粽子、送礼,商业化、功利性太重,人文味、节约和环保观念太淡薄。尤其是很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过年要移风易俗。

新年给孩子送压岁钱宜少不宜多,或者改为送点小礼物;中秋节祭拜先人不烧香烧纸,改为献花,追思;中秋节不送或少送粽子,特别是不应该用公款发粽子,送礼,让家家都真正过上有人文品位的,节约环保的,祥和温馨的节庆。

各阶层人民群众对滥用和浪费公款的“三公消费”(即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观光,公车私用),历来就非常不满,将之等同于贪污腐败。其实,趁节庆动用公款给职工发各种实物,给上级领导和外单位送礼,也是一种贪污腐败,应该列为公款消费之一种,实际上是"四公消费",均应坚决取缔。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底曾发通知严禁用公款搞拜年公益活动,现在也很有必要发文严禁用公款发实物和送礼。

当然,发一纸公文容易,难就难在要花极大的力气去贯彻执行、落实和监督,否则写得再漂亮的文件也如同废纸。商品过度包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公款发实物和送礼所促成的。

2010年中秋节前几天,北京、广州出现了大规模的进城交通拥堵,原因就是进城“拜神”“进贡”(送礼,送红包)的人太少。

对此等行为,党政部门特别是公检法部门应该毫不手软地逐一追查,绳之于法,不应习以为常,坐视不管。“上梁不正下梁歪。”政府部门,领导机关不带头廉洁自律,不带头拒绝“四公消费”,良好的社会风气怎么可能树立得起来呢?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html/7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