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天堂有诗,愿您一路走好!

【编者按:2020年3月18日,洪烛走了,奔向了诗人的天国!笔者与洪烛老师2012年结缘,先后出版洪烛老师作品四部(《北京:城南旧事》《北京:皇城往事》《中国美食:舌尖上的地图》《名城记忆》),热销至今。洪烛老师,可谓我生命旅途中的贵人!天堂有诗,愿您一路走好!】

1989年的夏天,我提携着简陋的行囊出现在人海茫茫的北京火车站。为了投奔北京,我几乎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只带着几本世界文学名著和一颗心就上路了。

我暗暗鼓励自己:远离湘西的青年沈从文也是这样下火车的,沈从文甚至没休息一下就去拜访鸦声如雨的大前门。只听从命运打了个响指,我手持毕业分配派遣证在景山派出所办理了登记手续,成为一名有本地户口的外来移民。

我没去大前门,我在恍若隔世的老胡同群落里转悠着,据说写《大堰河》的艾青,就居住在东城的某一座四合院里,我相信我会遇见艾青的。

年轻时的我在北京,几乎每隔一年就要更换一次睡觉的屋顶。因而我的梦也像一册拆散的线装书,缺乏温情脉脉的连贯性。锻炼期间,邻近的麦子店街道借调我去搞人口普查,我便在那一片破旧的四合院群落里租了一小间防震棚改建的农民房。

那是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而所谓的家具不过是一张老式八仙桌、藤椅和一架行军床。即使很久以后我艰难地赢得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成功庆典,也会对寄宿北京的最初几个冬天记忆犹新:那间6平方米的窝棚没有暖气设备,我作为南方人又不擅长生煤炉,便完全依靠血肉之躯以及硕果仅存的青春激情来抗衡无孔不入、地冻三尺的严寒。

我一下班便蜷缩进两层棉被的行军床上,悬挂在脑袋上方的吊灯散发出有限的温暖,我便哈着气暖暖手指,去翻动横陈在胸前的厚重书页。我有好几个合订本的文稿都是在那架行军床上写下的,我把它假设成马背吟诗的乐趣。

当这些洋溢着生命本质光辉的文字陆续出现在各省市报刊的一隅时,远方的读者,不可能了解它们在一灯如豆下诞生的过程。

我又不断地在物质势力的驱逐中搬家,甚至还曾在单位的书库里搭床寄宿了春夏秋冬几百个夜晚。由于这种生活的流动性,我尽量避免添置任何可能在搬迁中造成负担的个人用品(书籍与换洗衣服除外),我对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奢求:拥有笔、纸以及旺盛的创作激情,是我幸福的唯一前提。

我偏爱这种理想主义的生活框架,四海为家。我有一篇曾经被转载与传抄的散文,叫作《我的灵魂穿着一双草鞋》。我说灵魂需要一双合脚的鞋子,它随时愿意以浮名与虚利作为交换。人的一生,不就是寻找一双与自身的审美和价值观念最为吻合的鞋子吗——哪怕它表现为某种生活方式、思想境界抑或某一瞬间心灵的默契与抚慰。

我认识好多从外省闯荡京城的文化界人士,哪怕他们今天胜券在握,也未敢淡忘或忽视创业期间的艰难。他们都是从两袖清风的自我起步,直面人生的惨痛而背水一战,终于以不计代价的拼搏获得思想的提升,成为精神的富翁。

外地人在北京,破釜沉舟之后不敢再寄希望于命运,只能依靠勇气、忍耐、勤奋等人格魅力作为反驳外界压力的武器——这恰恰是赢得曙光至关重要的因素。不要以曾经是雾都孤儿为耻辱,生命中可以省略一个花季——只要能把果实累累的秋天圆满地兑现,就不能算遗憾的人生。

2003年,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筹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受聘为文案顾问,使自己多年来研究北京历史文化所做的知识积累得到发挥,同时又有机会更全面地接触到有关北京的图文资料。

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于2004年9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荣幸地参与这项工程,其原因又很偶然。北京市规划建设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新华书店见到我的《游牧北京》《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等专著,很喜欢我的研究角度和抒情风格,想方设法通过出版社联系上我。

那一年里,我不得不暂时中断诗歌创作,参加了一系列专题会议和项目研讨,撰写并不断修改着策划方案和各种文稿,周末经常带着几位助手加班,一直忙碌到第二年春天。虽然辛苦,但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武功”大增。

我在此基础上酝酿升华,尝试用散文化的笔法来重新审视、勾勒北京的轮廓及细节,便于当代读者了解北京的古迹与往事。

后来,我还连续几年为《北京规划建设》杂志担任专栏作家,开设过个人专栏,发表了一系列新作。每一期都有编辑的推荐语,譬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作者的眼中也有一千个北京。不同的是角度各异,互有倚重,相同的是老北京的沧桑厚重辉煌。规划、建筑界人士从专业视角对北京的精读细研,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但作家眼中的北京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似乎并未熟稔。为此,我刊特刊登洪烛的系列篇章,以便让我们跟随作家洪烛一道走近北京的前世今生,寻找这座城市古老的灵魂。”

我不敢自称“北京通”,但绝对是北京文化的铁杆粉丝。

感谢中国地图出版社,策划并约组了我的这部书稿,还为之起了一个响亮的书名:《北京:城南旧事》。

《北京:城南旧事》里的每一篇文章,都牵扯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我的记忆。是的,记忆就像一块块补丁。它们汇集到一起的主要理由,只是因为它们产生于同样的地点——北京,并且在这同样的背景烘托下呈现出情绪上的差别。

过去对北京的重复赞美,无疑对我今天的写作造成了难度,如果我期望提供一份极其个性化的文本的话。写到这儿的时候,我刚刚在古老的北京城里,过了自己的47岁生日,《北京:城南旧事》就当是一份送给自己的礼物吧,这份礼物当然也送给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喜欢我喜欢北京的读者,菲薄而又厚重。

一个人在一座城市的成长史(抑或一个人和一座古城的关系),只能算这座城市积累的厚厚的一叠发黄的剪报中最新鲜的一页。那就让我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写一部年轻的书吧,这种鲜明的对比恰恰给我带来了勇气。

这会是怎样的书呢?私人相册?岁月画廊?拆散的笔记簿?经过剪辑的录音?行吟诗人的锦囊?被泪水打湿、在同志中传阅的手抄本?但可以肯定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史诗,不是考古学家的备忘录,我希望它是一部抒情之书,而非理智之书。

所以我面对北京被前人歌咏过无数遍的名胜古迹、风情景物,仍然有那么多新的感受,有那么多新的感受要倾述。瓶子是旧的,酒却是新的。衣服是旧的,补丁却是新的。它们增加着,扩张着,延续着,努力刷新这件旧衣给观众的印象。这已是一件不断蜕变着的新衣,一件梦的衣裳。我剪辑着城市的历史与现实,获得反衬或互补的效果,哪怕我的笔法无法解构其灵魂。我相信这斑驳的图案是无法模仿的,却又是可以辨认的。

我对北京的感情,永远带有童真的性质,以诗人的童心来歌颂一座古城。也许我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我做过一个伟大的梦。在城市的影子里,我活得很真实。

(本文节选自洪烛《北京:城南旧事》,“洪烛三部曲”《北京:城南旧事》《北京:皇城往事》《中国美食:舌尖上的地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当当网、京东商城、天猫等有售!)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html/6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