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年中工作会议讲话稿,年中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在公司年中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分管的风险管理和战略发展规划两个条线,作一个汇报发言,供大家参考。

    一、上半年风险管理工作回顾

    上半年,国内国际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和变化莫测,外部监管更趋严格,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矛盾更加突出,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辖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进一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工作保证了各项经营活动的稳健开展。

为解决存量业务下滑、投放不足的突出矛盾,在集团总裁的主持推动下,风险管理在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一是调整了风险政策,按照公司确定的降低收益率要求结合客户评级进行审查;二是扩大了业务授权,对部分办事处三类业务放权进行了考核验收。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已经初步见到成效。上半年提交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的新项目共计##个,金额###亿元。如果加上各种调整变更的项目,上会项目近两百个。在这##个新项目中,有##个项目获得投票通过。从具体情况看,绝大部分是围绕一线房企或一线城市开展的项目,基本杜绝了位于三、四线城市和小开发商的项目。项目准入门槛和审查质量的提高,使得近两年多来获批实施的项目,基本没有发生大的风险事件。

    (二)全辖风险管理组织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目前,各控股公司都已按照监管要求和行业特点建立了风险管理机构、队伍、体系和流程,母公司板块在各办事处也已经全部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上半年,公司对部分经营单位进行授权,对授权单位在风险管理人员配备、上岗资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所有授权办事处的风险管理部必须配备五名人员。同时,对授权单位的所有风险管理人员进行考试,将考试结果作为人员上岗的参考依据。这些措施直接促进了全辖风险管理队伍人员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为保证今后业务稳健发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三)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这几年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目前风险管理制度已基本涵盖各业务板块、各项操作流程,并且还在持续完善过程中。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总部风险管理部门联合市场专业机构,研究编制了“房地产客户引导政策”和“房地产城市引导政策”;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参考客户评级情况,对项目抵质押措施作了灵活要求;对已运行一年多的客户评级及限额管理体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四)集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2015年四季度,为了更好地适应集团业务发展需求,总部聘请了咨询服务商开展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咨询项目,项目内容展开后包含十多个风险管理重点模块。上半年,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内部交易、压力测试等各项风险管理工作设计了具体方案,完成了客户评级及限额模型优化工作,开发了债项评级模型。当然,这其中很多内容还需要公司结合改制情况进一步论证,需要公司各层面对现有的管理机制及职能作相应调整,各类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推广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配套信息系统建设也有待推进。

    二、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对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经过这几年的风险洗礼,应该说大家的风险防范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严格要求来讲,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有些同志认为,我在项目尽职调查环节把项目选好了,就是最大的风控,审查人员没我懂,风险部门走走过场就行了。在这种意识影响下,如果再缺少领导的支持,那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将很难发挥实质性作用。可以说,这种现象在办事处是较为普遍的。另外,总部直营部门有这么大的授权之后,这个问题也可能会存在。都在一个部门工作,部门领导已经在推的项目,部门内的风控人员怎样去很好地提示风险、增强风控措施,怎样与业务人员沟通,这都是很具体的问题。因此,风险管理工作说到底,还是需要领导的支持。领导重视到什么程度,风险管理就能做到什么程度。否则,办事处也好、直营部门也好、平台公司也好,风险管理很可能只是走过场。

    (二)项目风险管控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对客户和项目的选择需要更加慎重。此前通过梳理,出现过实质性风险的项目,有近二十个项目的债务企业具有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因此,即使对具有较高开发资质的房地产企业,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一定就是低风险。公司早已明确要求,先重安全再重收益,项目安全是第一位的。近期公司又对优质客户的收益率政策进行了调整,目的就是要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尽量与大企业、好企业合作。二是项目审查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客观地讲,经过这几年的锤炼,我们各级风险管理部门的审查水平都有了质的提升。但从公司的要求来说,项目审查仍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在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现场查勘时,没有完整地走访了解项目周边配套及楼盘情况;没有对区域内整体规划及土地出让情况作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状况仍然缺乏精准的分析方法,等等。这些工作如果没有做到位,就很难对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三是

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管得不严、管得不实。重投前、轻投后的问题仍然较为普遍。有的项目早就已出现经营情况恶化,现金流紧张,但直到企业无法按时偿还本息时,才将情况上报。而今年上半年以来,又有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是,由于现在的项目基本上是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并且部分项目是靠集团统筹还款,所以一些同志认为这类项目投后管理不那么重要。而大量的经验教训表明,市场形势是变化的,风险是变化的,昨天的风险不等于今天的风险,昨天的安全也不等于今天的安全。只有掌握了一些风险防控的抓手,对项目进行了严实的全流程监控,才可能确保项目的真正安全。

    (三)业绩考核和风险问责机制仍然不健全。

在业绩考核压力下,找项目做业务,不是以风险为导向,而是以利润为导向,先做成项目再说,先拿到奖金再说。而在目前的责任承担机制下,项目出风险了,亏损了,真正被问责的却很少。在这种不健全的业绩考核和风险问责机制下,不管是前台还是中台、后台的人,都想做项目,冒风险做大金额的项目,在前两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自2015年起,总部风险管理部开始采取对不同办事处分类授权、动态调整授权、年底对办事处风险部负责人考核打分等措施,有一定效果,但这只是一种日常管理措施的细化,并不是真正的风险问责。

    (四)对集团的全面风险管控仍然缺乏强有力的抓手。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需要一件事一件事来抓。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把风险管理“全覆盖”落到实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风险。一是对机构尚未做到全覆盖,各控股公司下面的运营实体都在忙些什么,是怎样进行业务定位的,各自的风险偏好是什么?目前总部风险管理部对这些情况了解得还很不够,还没有真正做到全覆盖。风险管理部需要及时监测各层级运营实体的风险信息,但一些经营单位经常迟报、漏报甚至不报,对这种现象似乎没有特别的管理抓手。二是对风险类型尚未做到全覆盖,目前是不同职能部门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管理,但如何汇总和勾画出全面风险管理的全貌,还需要研究。三是

对风险流程没有做到全覆盖,在投融资项目流程的不同阶段是不同职能部门分散管理,如何衔接、汇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还有今后机构调整,风险管理部的项目审查职能分拆出去后,对经营单位的制约措施更少,风险监控工作会不会更加困难,也是值得担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抓手,并对问责措施进行细化,增强管控力。

    (五)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咨询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风险信息系统的真正上线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现在总部风险管理部对集团各版块风险信息、客户集中度信息、内部交易信息的汇总和监控,仍然是手工台账的方式,非常辛苦。但有些数据还是不准,为什么,因为报过来的数据不准,有些报得也不及时,再加上人工录入需要时间,结果就无法做到风险监控的完整和及时。所以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风险信息报送工作,并且这次对部分经营单位授权,对有关信息报送工作也提出了要求,希望相关单位认真执行。

    三、对今后风险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集团风险管控。一是以改制为契机,完善公司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在公司治理架构层面,根据《公司法》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四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并在董事会下设各专业委员会,搭建完整的集团公司治理架构。二是进一步强化完善总部的集团管控机制。要更好地发挥集团总部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资金统筹、战略协同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三是

进一步健全内部交易管理机制。首先是要强化内部交易报告机制,夯实数据统计工作。其次是要规范内部交易审批工作,根据集团组织架构调整情况,调整内部交易管理范围,确保集团内部交易管理的规范性和全面性。

    (二)继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既是监管合规达标的需要,也是集团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公司已启动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咨询项目,下半年要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有序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咨询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各模块风险管理方案,推进项目成果逐步落地。同时要充分借鉴同业实践经验,按照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运转的原则,科学搭建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做到可操作、可实施,要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相结合。二是各单位之间要做好沟通协作。全面风险管理既涉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传统风险类别,又包括新业务风险、特殊目的实体风险等风险管理特别领域。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绝不只是风险管理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各职能部门共同配合。所以在这里向大家强调,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各单位之间一定要做好沟通协作,与总部风险管理部、咨询团队一起充分探讨解决方案。三是

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将借鉴商业银行的经验,分期实现,逐步完善。根据计划安排,今年下半年将启动风险管理系统一期建设,将集团综合风险监控平台、客户评级、债项评级、限额管理等内容在系统中先行上线。

    (三)加强投融资项目全流程风险防控。一是在项目挑选和尽职调查环节,应严格执行公司制定发布的“三个坚持、四个不碰”以及“双好”等风险政策要求。要充分吸取贸易链项目的教训,确保你见到的人是真的,见到的物是真的,听到的事情是真的,确保尽职调查结论经得起实际的检验。要坚决杜绝不做尽职调查,就上报项目方案的情况,一定要眼见为实,脚到为实,绝不能简单听信别人讲故事。二是在项目审查环节,要大力提高审查质量。无论是办事处还是总部的风险审查人员,要能真正沉入到项目中去,风险核查的力度和深度只能比业务人员做得更扎实。对风险政策的掌握,要比业务人员更熟悉。对于公司各项最新的风险政策,无论是风险审查部门,还是各级决策委员会的委员,以及授权单位的兼职委员,都应当熟悉和掌握,做到有章必循、政令通达。三是

在项目决策环节,研究实行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因为项目金额不一样,发生风险后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例如#千万的项目,跟#个亿、##个亿的项目相比,体量完全不一样,如果都适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恐怕不太合适。因此,可以研究考虑对金额较大的项目,要求获得全票同意才能通过。

    (四)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问责机制。

各经营单位要充分吸取这几年来风险逾期项目带来的惨痛教训,项目一旦出风险,既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营损失和声誉伤害,也会让大家身心疲惫。客观地讲,这几年来我们的风险问责还是比较轻的,除了个别发生案件的项目外,基本没有因项目亏损而追究领导和经办责任。但公司要想长远稳健发展,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铁军”。严是爱,松是害。要使公司形成有效的“风险文化”,强化问责机制必不可少。这次对部分经营单位授权,对问责措施作了明确规定,对于逾期项目金额超过一定比例的,甚至要对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岗位调整。制定这样的问责措施,就是要实现一种“奖惩对称”的考核机制,最终实现权责利平衡。

    (五)不断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持续提升经营单位风险管理水平。一是从集团化企业的发展趋势看,对经营单位的授权将成为常态化,因此各经营单位自身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是重要的任务,要在总公司、直营部门、办事处、平台公司,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整个集团范围内建立多层次、立体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全辖要形成良好的业务培训和风险管理经验交流机制。现在各种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业务品种和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需要大量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公司风险管理部和相关部门要不定期组织一些培训,多整理一些案例材料,提高全辖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三是

各授权经营单位,要在基本完成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和制度文件制定之后,转向风险管理内在能力的提升,在风险管理岗位上安排精兵强将,实现风险防控与业务开拓的统筹兼顾,努力做出业绩,严格控制风险。

    四、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建议

    前面讲了公司具体风险管理工作,其实对于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来说,能否准确判断和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也很重要。战略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方向正确可以趋利避害,赢得先机,趁势而为;方向错了,则满盘皆输。对此,吴书记在工作报告中,已作了全面的分析论述;务虚会上也听取了专业机构的观点和意见。这段时间,我和战略发展规划部的同志们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梳理,现在向大家作个汇报。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对于我国经济,中央已经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基本判断。习总书记在最近的经济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整体形势表现为“四个没有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同时,习总书记给出了下半年的政策基调,是“要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也在他主持的座谈会上重申经济运行平稳的基本导向,同时强调下行压力还在持续,要稳定宏观政策取向,加强相机调控和预调微调,通过促改革、调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另外,还有权威人士在党报发文,对经济走势做了全面的系统论述,明确提出了“L”型走势的结论。

    对于宏观经济形势,专家学者们也有很多观点,综合来看,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短期基本平稳,长期继续温和探底。

对于当前宏观经济阶段性平稳,市场认为主要是政策作用的结果,事后来看,投入与产出比仍然很差,结构也未见明显改善,还是靠老套路。上半年新增信贷可能比##年“四万亿”同期还要高,而且中长期信贷大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基建、居民按揭贷款等领域,可持续性比较差,货币量化宽松的边际效用迅速递减,并出现了流动性陷阱的迹象。产能过剩、金融风险隐患、企业经营恶化、杠杆率偏高等结构性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所以后续经济还会进一步探底。经济会在“政策刺激-结构调整”的翘翘板模式下阻尼振荡,理想的结局是软着陆。有人提出过,未来#到#年,不要想象中国会复苏的事情,因为中国还没有经历一轮彻底的巨浪,还不具备再出发的能力。

    2、下半年政策大概率将转向“改革先行”。

要实现真正的软着陆,必须要依赖改革。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改革与风险的赛跑”,改革能够跑在风险前面,才能平滑过渡,不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中央对于经济压力有了更高的容忍度,对于结构调整也有了更多的战略定力,预示着中央将加大改革和促进新经济发展的政策力度,在稳住增长底线的基础上,减少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3、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全球经济长期增长乏力,各经济体之间的利益分化越来越明显。大家都知道,自年初以来,人民币贬值、美联储暂缓加息、英国脱欧公投等大事一直不断。近期又出现了意大利银行业危机、法国等地的恐怖袭击和土耳其政变,南海争端升级,等等。可以说现在“黑天鹅”已经不是论只、而是论群了。这种动荡导致全球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形势越来越难看得清楚。

    (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

    虽然当前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难以定论,但对我们企业经营者来说,至少有以下三点是可以确定的。

    1、苦日子来了。

相信大家已经有切身的体会,好项目越来越难找,钱越来越难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们面临的大环境复杂多变,周边并不太平,内部经济稳定的基础也比较脆弱,而且这种情况短期内很难好转。

    从国际来看,2016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分化明显。其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近来就业数据堪称亮丽,美元持续走强,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但增长的基础不牢,预期2017年保持温和扩张。欧元区##国除希腊依然经济衰退外,其他国家普遍缓慢复苏,但英国脱欧会拖累欧洲经济复苏的步伐,欧央行在继续加大量化宽松,确保复苏的延续。日本经济常年增长乏力,####年增长#.#%;最近安倍政府又在推新一轮的刺激计划,预期2018年会企稳。受累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一些资源出口国如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等陷入经济衰退、债务缠身的困境。受美元走强、资本流出影响,一些信用扩张较快、杠杆率较高的国家如阿根廷、墨西哥等爆发金融危机的担忧大大上升。预期未来,世界经济会缓慢复苏,但前景依旧不明朗。最近,更有一种新的说法,今后一段时间,很可能会出现一种“世界经济日本化”的局面。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依旧处于下行探底之中,尚未见底。高层对我国经济中长期走势做“L”型判断,说明已经放弃了对原来那种高增长的追求,因此期望经济在近期#-#年内有大的反转,概率很小,经济规律本身不支撑,政策也不会支持。当然,经济出现失速、断崖式下沉的概率也很小。真要有这种苗头,估计政府会果断出手。可以预见,未来经济最大可能是“软着陆”。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将不得不面对资产荒,面对利差收窄,面对市场出清。我们业务开展的难度增加,投资收益率下降,利润下降。估计这种困难局面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

    2、风险如影随形。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风险频发叠加的世界。全球政治角力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此起彼伏,从未消停。英国脱欧激起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如国内南方一场洪水,就使广大地区经济和财富遭受重创。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不良暴露风险。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已经持续数年了,但还远未到头,不论是监管部门的统计分析,还是我们的调查研究,都显示,银行尚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没有暴露出来;随着去产能的实质推进,还会有巨量的不良贷款出现。

    二是人民币贬值风险。人民币对美元连续贬值,已创近#年来的新低,但是未来贬值压力依然存在。

    三是资产泡沫风险。去年我们见识了股市的暴涨暴跌。今年我们又见到了楼市的暴涨,深圳楼市价格本轮上涨几近翻番,北京房价实际涨幅在##%以上。对此党报发文予以提示,房价能长天上去吗。但现实是,很多地方新拍地价高过房价,面粉贵过面包。值得关心的是,房价能一直这样涨下去吗?如果不能,什么时候回调,回调的深度又是多少呢?目前,大多数国家“开着直升机撒钱”,大搞货币宽松。我国也不例外,近几年货币政策都持续宽松。大量放出的货币需要寻求出路。政府希望进入实体经济,但实际很难。货币出路的极大可能是推升资产泡沫。

    四是改革推进困难的风险。供给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系到经济转型能否成功,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前途。单说去产能,真正一落地,就会断了地方政府的财路,端掉很多人的饭碗,金融机构的不良风险立马暴露。做起来谈何容易?

    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都与公司的发展和业务息息相关,把握得好,就是发展的良机;出现失误,就会遭受损失乃至重创。

    3、创新者得天下。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这句话在当下读来,非常让人深思。在同样的形势下,因为人的主观努力不同,也将会有不同的结果。就全国来看,同样是处于新常态,珠三角、江浙等沿海地区依旧转型发展较快,重庆连续保持快速发展,而东三省则陷于衰退停滞。有些地方、有些企业,环境好的时候发展的快,环境差的时候转型也快,靠的是什么呢?主动顺应大势,勇于创新。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难逃落后和被淘汰的命运。在金融领域,借助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放,各类新兴金融业态和模式日益增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改变了传统金融模式。如上市公司熊猫烟花,转身为熊猫金控,从做烟花转型为从事资产管理和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安邦、宝能、九鼎等通过一些新型投融资模式,借助资本市场,获得丰厚利润,实现快速发展,部分颠覆了平安、招商等为典范的传统范式,其中有些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我们公司本身处于产业高端,但目前不管是业务品种,还是模式方法,传统的居多,如果不积极创新,也很容易被市场强手、快手超越。

    (三)对公司改革发展的建议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市场,我们要趁势而为,本着安全和效益优先原则,坚持稳中求进,按照吴书记工作报告精神的要求,把公司做大做强。下面我谈几点粗浅建议。

    1、要高度重视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

战略问题是经营发展的首要问题。要下大力气进行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宏观大势的跟踪研判,把握并预测市场趋势;要创造机会在全辖讨论交流,让不同区域、不同机构的经验能够碰撞;同时,要特别重视对新政策的学习研究,及时适应政策变化要求并从中发现机会。

    2、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活下来才谈得上做大做强。在现在这种形势下,要坚持把稳健经营作为基本策略,严控风险。目前,我公司做的主要是融资业务,其中地产融资又占了大头,股权投资业务规模不大。在宏观下行、风险没见底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融资业务规模盲目扩大,风险度提高一点点,损失量会增很大。特别是房价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上涨,我们现在开始要特别注意防范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风险。宁可错过,不可过错。

    3、更加努力地探索创新。

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也是唯一的出路。在一个资产不断泡沫化的时代,资产溢价带来的收益有时远远超过赚取利差和中介费等传统收益。我们可以通过资产配置,探索资产溢价盈利模式。加强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资产的研究和把握,进行各类期限、多类资产组合配置,获取溢价盈利。这也是不少国际投行正在做的事情。我们还可以利用全球发展不平衡,探索国际化业务模式。资产荒的另一面是资本、资金过剩。但是全球发展不平衡,我们遇到资产荒的时候,其他很多地区正患资本饥渴症,我们可以输出资本资金来获利。比如我国的利率是百分之几,而俄罗斯的利率是百分之十几。

    4、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长远竞争力。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员工,高素质的人才是第一资源。企字拆开来就是,“有人则企,无人则止”。没有了人才,企业就会止步不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尽可能的改善选拔和激励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要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让成为大家成长的平台;要大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奋发有为精神,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而且干劲十足的人才队伍。

    上述汇报发言,不当之处,敬请公司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来源于网络)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gongzuofanwen/6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