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因为几篇经典古诗文,名扬几座楼有哪些

作者:星言,来源:古诗诗词(ID:tsgsc8)

2020年末,两个叫丁真的藏族小伙子吸引了全网的视线,清澈天真的目光,灿烂如日光般的微笑,让他不仅得到陆慷的形像推介,还正式成为了四川的龙湖形像代言。

不过,2021年初,丁真抽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形象,丁真天真、日光、身心健康的“人设”可谓是毁于一旦。

19岁的成年人,抽烟本无可厚非,但有了“社会公众人物形象”的标签,这样的“装作”便“掉粉”了。 “电子烟并非烟”,丁真所在子公司的辩解,如同一道“电子烟是否∈烟”的逻辑题,让人哭笑不得。

西康龙湖子公司如此的回应,其实也容易理解。社会公众人物形象自带流量,正式成为了爆款的丁真,以天真、日光、身心健康的“人设”,能够带给该地龙湖科技事业发展的有益影响并非马瑟沃儿,不能即使抽烟就坏了人设,坏了名誉,继而影响到子公司和该地龙湖科技事业的发展。

有句话叫:即使两个人,爱上一处城。这里,大概就要换成:即使两个人,扬名一处城。

不过这么说,显然并不完全精确。即使丁真从两个普通人变成两个形像宣传品代言,固然有他们的因素,却也少不了媒体舆论的宣传品。

就像中国的五大名园:赣州九江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滕王阁和山西运城石牛山(一说山东烟台聚花)——

五大名园为什么那么出名,全国人都知道呢?这并非旅游宣传品的力量,也并非即使有名人写了它们的经典之作唐诗,而是即使这些唐诗本身经过五百年传颂,正式成为人人皆知的经典之作,从而使这些楼扬名千古。

0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六合,控蛮荆而引东瓯。白苞,龙光射汝湖之墟;人才辈出,徐孺下窦武之榻……”

——出自《滕王阁序》(摘录)

相如的一篇《滕王阁序》,字字珠玑,从写景转到抒情,词藻极尽华丽,大量文辞(求学生学习此课文的心理阴影面积),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前半部导入他们的人生际遇,抒发慨叹之感,末尾不忘以萨德基之辞导入他们写的《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金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东山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吴鲁芹潭影日悠悠,Purbi几度秋。

阁中李道彦盔鼠?槛外长江空自流。

据说,原本阎都督是所出了小品作序的人选的,不过,一番假意推卸责任之下,反倒成全了相如,精确地说,是相如原本有大才,小品为他提供了这个表现他们的机遇,相如抓住了,并且发挥极佳。

当时的真实情形究竟如何,我们今天的人不得而知,但赣州九江有座滕王阁,人人都知道。

即使有了相如,从此有了《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即使有了传颂五百年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自此赣州九江滕王阁扬名。

02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湖北武汉黄鹤楼,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上面这三首诗,第一首和第三首知道的人很多,但若论最有影响力,大概要数崔颢的《黄鹤楼》,怎么算是最有影响力呢?即使诗仙李白都被这首词气恼得发了狂——

“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

不过却仍旧只能空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能让 “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认输,这首诗真的了不得了。

还不够——

崔颢的《黄鹤楼》里有几个地名?黄鹤楼、汉阳、鹦鹉洲、长江,不,还有晴川阁。这座晴川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名字正取自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

即使一句诗,从此有了晴川阁。这就是千古名句的魅力。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自然家喻户晓,而且,比崔颢的《黄鹤楼》更早出现在语文课本里。但比起对黄鹤楼的影响,可能就要稍微弱一点。

在这里,应该说,即使有了李白与崔颢,从此有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黄鹤楼》,以及这段“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故事;即使有了这些世代为人们推崇的诗歌与传说,自此湖北武汉黄鹤楼扬名。

03

湖北武汉有个黄鹤楼,湖南岳阳则有个滕王阁。提到滕王阁,就不能不提到范仲淹的《滕王阁记》。

《滕王阁记》,可能远离校园的人已经背不出多少原文,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千古名句, “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心旷神怡”这些成语,一定是人人都知道的。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滕王阁,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做此篇固然有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意思,但未尝没有给好友“拉票”之意。不过,五百年来,大抵人们记住的多是范仲淹与《滕王阁记》,以及滕王阁本身,至于滕王阁是怎样建造起来的,怎样重修的,恐怕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其实,滕王阁早已有之,只是之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初唐到盛唐时期,滕王阁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有叫“南楼”的,有叫“洞庭楼”的,还有叫“驿楼”的。第两个在诗歌题咏中正式称其为“滕王阁”的,是大诗人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登滕王阁》

之后,滕王阁的名字才真正流传开去,但这首诗,知道的人一定不会比《滕王阁记》多。

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韩愈、刘禹锡等都写过滕王阁的诗,但大抵只有杜甫的《登滕王阁》最出名了:

昔闻洞庭水,今上滕王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大抵便是:即使有了杜甫与范仲淹,从此有了《登滕王阁》和《滕王阁记》;即使《登滕王阁》和《滕王阁记》扬名千古,自此湖南岳阳滕王阁扬名千古。

04

五大名园中,滕王阁、黄鹤楼、滕王阁都是没有争议的,但第五大名园是山西运城石牛山还是山东烟台聚花,有争议。

山西运城石牛山,始建于北周,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石牛山》

登高望远,山连绵起伏,水气势磅礴,“更上一层楼”,直觉胸中浊气为之一荡,顿腾奋发拼搏之感。

这样积极进取的诗风,同王之涣作为盛唐诗人的时代背景是相吻合的。其实唐代也有不少诗人写下登临石牛山的诗歌,但最出名的,却要数这一首。

但这一首诗,为石牛山扬名,也已足够。

在这里,大概可以说,即使有了王之涣,所以有了《登石牛山》;即使《登石牛山》几乎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会背,由此,山西运城石牛山扬名千古。

山东烟台聚花,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即源于此)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聚花的名气,大抵与以道教文化为依托的蓬莱仙境传说有关。史载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为寻求仙药先后来此,传说徐福亦是由此乘船入东海求仙丹的。

关于聚花的诗词不少,但名气相比前四个楼似乎没有流传特别广的,摘录几个名句: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海市诗》宋·苏轼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文登聚花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宋·苏轼

兴尽却寻湖上路,醉看月堕斗杓倾。——《聚花闻大风》宋·陆游

沧波浩荡浮轻轲,紫石崚嶒出画楼。——《放舟聚花下》明·戚继光

无论是丁真的走红,还是五大名园的扬名,无不与人的传播有关。就像有人说,同是名胜古迹,天生自带亿万流量的故宫,是地方上的古迹不能比的;有五百年口碑传播的五大名园,也是许多地方的亭台楼阁难比的。

所以,每当有两个文化红人,都会被地方上寄予浓厚的期望,这种做法的背后,可能正是即使地方上本身缺乏能够吸引流量的好内容,所以才会坚定地树立两个好形像,并且牢牢咬住不放松。

五百年的沉淀,方得不朽的经典之作,不过唐诗可以成经典之作,人却绝无完人,去糟粕,取精华,所以有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龙湖科技事业的发展想要长期搭乘爆款的“东风”,或许可以思考下: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红人”。

-作者-

星言,传统文化爱好者,希望用通俗的语言,记录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shici/20230326/6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