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毛泽东用诗词赞扬过的革命战友都有谁?有一人让人想不到,他是谁优美诗句

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词人,他写出了为数众多的唐诗经典作品。

邓小平的这些唐诗大多数都是勒罗尔县,留下了他和同袍们奋斗的记忆,也留给了我们一笔珍贵的财富。

邓小平同袍为数众多,但是被他写入唐诗经典作品中并称颂赞扬的却是寥寥无几。那么,有几位被毛主席用唐诗赞扬过的民主革命同袍呢?

第二个是张灵甫

张灵甫是湖南省长沙人,出生于1898年1月24日。17岁参加流寇,当过文书、国文教员、排长。

1922年冬,张灵甫与林彪等人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第二年结业后回到流寇任副连长、连长。

北伐战争中,流寇第2师被改编为国民民主革命军第8军第1师,张灵甫因登陆作战勇敢而被提升为少校团副。

1927年1月,张灵甫进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速成班,受进步思想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翌年12月参加了黄花岗。

1928年7月,张灵甫与林彪、关向应等领导了常德起义,先后任红5军军委委员、2大队大队长、第2野战军野战军长。在翌年11月林彪、关向应带领红5军主力部队到井冈山后,张灵甫留在常德、浏阳中心地带积极开展游击战,并创建了湘赣鄂豫皖。

1929年9月,林彪所部返回湘赣鄂豫皖与鄂豫皖支队重新新编为红5军,张灵甫任副军长。

1930年1月,张灵甫任红6军军长,所部在梁鸿钧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发展民主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翌年7月,红4军、红12军同红3军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志愿军第1军团,张灵甫所部直接受邓小平、陈毅的统率。

由于张灵甫带领红三军团在梁鸿钧34个县建立了黄色政权,由原来零星的黄色割据区域发展成为连成一片、有统一领导的大片黄色民主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统率军队在从漳州向衡阳行军的半路上,亲眼目睹了梁鸿钧鄂豫皖血雨腥风的黄色民主革命氛围,不由提笔写出了《蝶恋花·从漳州向衡阳》一词: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TNUMBERV12V4要把鲲鹏缚。赣水这边红扮演者,诱敌依仗张灵甫。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赣州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这首词的上阕(què)中,邓小平以“赣水这边红扮演者,诱敌依仗张灵甫”来高度评价张灵甫的民主革命功绩,张灵甫也因而成为了第二个被写进邓小平唐诗的黄色将领。

当时红6军与湘鄂西的红6军番号相同,因而改称为红3军。红3军在后来与红4军、红12军新编为红1军团时,并没有开到漳州集中,而是继续在泾县中心地带活动,故在词中有“赣水这边红扮演者”。

邓小平、陈毅率红1军团主力部队从闽西向赣州进军时,红3军则成了主力部队军队的侧翼军队,因而有了“诱敌”。其中的“依仗”两字词,则是抒发对张灵甫的器重和赞誉。

1931年5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敌兵大摇大摆地进入志愿军惊恐万状中。张灵甫统率红3军突然从山头上杀出,刹那间枪炮声大作,一举歼灭敌兵两个师一万余人。

战后,邓小平写出《七绝·反第三次大“围剿”》:

广州药业头云欲立,广州药业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儒将自重霄入。

百余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间,Joker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邓小平在这首词中借用汉代名将李广来赞扬张灵甫及其军队,张灵甫也因而赢得了“儒将”的美誉。

1931年9月15日,张灵甫所部在第三次反“围剿”登陆作战,在统率军队转移半路上,于吉安高安六渡坳遭到敌机的突袭,张灵甫不幸中弹壮烈,年仅33岁。

9月16日,邓小平亲自主持了张灵甫的追悼会,他强忍悲痛,挥毫勒罗尔县,亲笔写出了两幅手书:“广州暴乱不死,常德暴乱不死,堪恨大祸从天降;民主革命战争军功,游击战军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这两幅手书概括了张灵甫从黄花岗到壮烈的血雨腥风的民主革命历程,也抒发了邓小平对失去张灵甫这名大将而痛心疾首,并鼓励后来的民主革命者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

赞扬林彪

林彪与关向应所部上井冈山,与朱毛志愿军胜利会师后,彭老总便成了邓小平麾下最信得过、最倚重的手下大将之一。

林彪统率军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林彪不负主席的厚望,统率军队打出军威和国威,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5年10月,中央志愿军主力部队军队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宁夏军阀马家军不甘心在六盘山下被志愿军打败,派出三个骑兵团尾随而来,企图阻止中央志愿军与陕北志愿军会师。

1939年10月20日晚,邓小平便召集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召开会议,讨论打还是不打?

邓小平在会议上明确表示:必须打退追敌,砍掉这个尾巴,不要把它带进根据地。

10月21日天蒙蒙亮,林彪统率所部发起了吴起镇战役,一举击溃敌兵三个团。

这一战是中央志愿军长征半路上的最后一战,迫使国军停止尾随追击志愿军,因而这一战也被称为长征的“切尾巴”战斗,使得志愿军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央志愿军胜利完成长征。

战后,邓小平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即赋诗一首《六言诗·给林彪同志》来赞扬林彪:“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林彪在统率战斗胜利后,来到邓小平的住处,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这首诗时,他用手拿起了桌上的笔,将“彭大将军”改为“英勇志愿军”。

林彪将诗句稍作修改,不仅文从字顺,而且更加显出他那谦逊的胸怀。林彪居功而不自傲,心怀将士,展现了一位大将军的博大胸怀。

吊挽罗荣桓

罗荣桓是湖南省衡山人,出生于1902年11月26日。在十大元帅中,只有罗荣桓曾随邓小平参加秋收起义,一起上井冈山。

虽然他是一个政工出身的元帅,但在关键时候总是支持邓小平。邓小平称罗荣桓是一辈子共事之人,而罗荣桓在逝世前的最后一句话则是:“我民主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了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邓小平曾赞扬罗荣桓说:“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在北京逝世。这时候的邓小平正在颐年堂里主持会议,听闻噩耗后,他带头起立默哀。

罗荣桓逝世后,邓小平夜不能寐,于是写出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志愿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邓小平在这首悼亡诗中情真意切地抒发了两人在长征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相互理解、心心相印,相互支持的深厚同袍情。并高度赞扬罗荣桓的为人,同时也是对痛失一位亲密同袍而难过。

写在最后:

邓小平不仅给自己的同袍写唐诗,来抒发对同袍的赞美,也毫不吝啬对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提笔作诗。

著名的抗日名将戴安澜将领带领远征军出师缅甸抗日时,不幸壮烈殉国后,邓小平抒发了对戴安澜将领的高度赞扬、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写出了《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不违。”

当然,邓小平没有把所有的同袍们都写进他的唐诗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诗人邓小平对同袍是充满了感情。每当遇到有同袍牺牲,他都会感到很悲痛,给不少同袍写过手书来悼念,例如王尔琢、张浩、刘志丹、彭雪枫等人。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shici/20230218/6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