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写作范文、写作素材
每天为您分享优质范文素材!

按兵不动的意思,造句及典故(造句及典故是什么)

"按兵不动"是指不主动出击,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战争史实,并在历史上多次被用来形容军事或政治上的战略策略。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这个成语,并提供一个500字以上的造句及典故。

【成语来源】

“按兵不动”出自《孙子兵法》中的“兵不厌诈,诈则必取;不期而合,足以为奇”,意思是说作战时要善于诈术,能虚张声势,制造假象,令对方误判形势。而“按兵不动”则是孙子所提倡的一种战略,即在某些情况下,不轻易出兵,而是采取观察敌情、等待时机的策略。

【造句】

在国际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政府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以等待更好的外交时机。

【典故】

典故一: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处理政治、外交和军事之间总是运筹帷幄,妙手回春。诸葛亮曾经在对吴国作战时,采用了“空城计”,也就是故意放虚,以示无准备,让对方产生了恐慌和疑虑,最终达到了防御目的。这样的战术就是“按兵不动”的典型体现,即使没有出兵,却通过战略手段取得了胜利。

典故二:白起的军事策略

中国战国时期,白起是秦国的名将,他曾经在与赵国作战时,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他在敌人的进攻下选择了坚守,通过壮大军队,积蓄力量,最终在敌人疲惫不堪时发动反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表现了“按兵不动”在军事上的灵活运用,因时而变,待机而动。

典故三:《三国演义》中的周瑜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在对抗曹操的过程中,多次采取了按兵不动的战略。他在赤壁之战前期也是选择了坚守,等待北风,最终利用火攻打败了曹操的水军。周瑜的这种战略决策体现了对形势的精确判断和合理利用,也是“按兵不动”策略的成功应用。

通过以上典故可以看出,“按兵不动”并不是简单的不出兵,而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在军事、政治甚至生活中,都可以运用“按兵不动”的策略,善于观察形势,等待时机,取得更好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832212.com/html/77356.html